2025年8月30日,由安阳市文物局主办,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(安阳市文化遗产研究院)、安阳博物馆联合承办的“人文安阳”系列讲座第八讲在安阳博物馆报告厅顺利举行。此次讲座由安阳市殷都区文广体旅局焦会敏老师担任主讲嘉宾,来自全市文博系统及社会各界的200余名文物专业人员和历史文化爱好者聆听了此次讲座。
焦老师首先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,从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谈起,追溯了从印度桑奇大塔的原始形制到中国本土佛塔的演变过程。
在此基础上,她以时间脉络为轴线,从安阳地区的道凭法师双石塔、洪谷寺塔、修定寺塔、天宁寺塔、明福寺塔、汤阴文笔塔入手,讲述了安阳古塔所体现的佛教中国化历程。其中,道凭法师双石塔塔身造型稳固、美观,是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双石塔,也是印度“窣堵坡”与中国阁楼建筑早期融合的典型代表。修定寺塔塔身以丰富多彩、精湛细腻的雕砖而著称,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,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。天宁寺塔塔身上大下小,在中国古塔中较为罕见;塔身砖雕上的八幅佛传故事,雕刻精湛、故事深厚,见证了安阳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汤阴文笔塔作为风水塔,代表着当地的文运昌盛,不仅是佛教建筑遗存,更是明清时期科举文化的象征,是佛教建筑功能世俗化的典型案例。
通过此次讲座,大家深刻领略了安阳古塔蕴藏的巨大历史、文化、科学及艺术价值,感受到东魏至明清时期,以安阳古塔为载体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,对中华文化的连续性、包容性、创新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。
"人文安阳”系列讲座第九讲将于2025年9月举行,相关信息将通过“文博安阳”“考古安阳”“安阳博物馆”公众号、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网站等渠道及时发布,敬请关注。